近日,第四届全国医护人员发明大赛获奖名单揭晓。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顾焱晖、韩广森的一种小肠吻合胆汁引流和肠瘘封堵导管套装获得一等奖,普外科王红丽的一种床上踝泵运动辅助器的设计,和血液科张静、王月华、张梦洁的笔式口腔护理器分别荣获三等奖,河南省肿瘤医院获得本届大赛组织奖。(获奖名单见文末)
本次大赛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医务人员的403件参赛作品,经网上展示、网络投票、初评、复评、定评等7个环节的层层选拔,最终产生一等奖4个、二等奖12个、三等奖20个、优秀奖30个、组织奖10个。
近年来,河南省肿瘤医院坚持以临床研究和转化为方向,加强医学创新成果转化,鼓励医护人员从临床实际出发,推动优质发明创造,创新医疗服务,造福广大患者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一等奖
一种小肠吻合胆汁引流和肠瘘封堵导管套装
发明人:顾焱晖、韩广森
科室: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
发明介绍:肠道手术中,经常遇到高危高位的小肠吻合,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肠瘘的情况。高位肠瘘的患者的小肠液引流量大,内含强刺激、强腐蚀胆汁、胰液消化液成分,因此导致瘘口难以愈合。高位肠瘘的患者不仅术后护理难度大,而且常常合并腹腔感染等并发症,治疗费用高,死亡率高,二次手术难度大。
为了改善高危小肠瘘治疗的效果,在提高肠瘘患者的愈合率,减少护理和营养难题,及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同时,降低住院花费以及缩短住院时间,面对“容易瘘”的患者,我们除了通过术中的改良,还在术后护理上下功夫。
这套设备主要是在十二指肠壶腹部上下各放置一个球囊,形成密闭空间,中间管道设有单向阀,当胆汁和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,局部压力变大,达到一定程度后单向阀打开,胆汁和胰液进入中间管道,并被引流到瘘口的远端,瘘口得以正常愈合。同时,该导管为双套管,既可以引流,也可以进行肠内营养。
三等奖
1、一种床上踝泵运动辅助器的设计
发明人:王红丽
科室: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
发明介绍:此设计灵感来源于病区腹盆腔术后患者。腹盆腔手术后患者,由于手术创伤、早期卧床、活动受限等原因,增加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,需要进行踝泵运动防止血栓形成。但是即使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,患者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踝泵运动的锻炼方法,而且依从性较差。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设计了这款床上踝泵运动辅助装置。它自带回弹装置,能够激发患者锻炼的趣味性;同时,计数装置能够量化锻炼的效果,有效帮助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。
2、笔式口腔护理器
发明人:张静、王月华、张梦洁
科室:血液科
发明介绍:在放化疗过程中,人体上皮细胞的正常更新和代谢受到影响,造成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损伤,出现口腔粘膜炎,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红斑、水肿、糜烂和溃疡。患者无法进食,营养支持不足;生活质量下降,甚至加重全身性感染而危及生命。
经过临床观察、走访患者,了解到患者发生口腔粘膜炎后,口腔护理依从性差的原因,源于口腔用药工具不便利,市面上没有合适的器材可使用。经过查阅文献,咨询专家、临床实践等,我们发明创新了一种笔式口腔护理器,可简化口腔上药方法,且应用时接触面积广,作用时间久,可根据口腔粘膜炎的临床表现个体化给药,使用方便,提高口腔用药的依从性。
本专利适用范围:口腔黏膜炎的患者;口腔疼痛、出血,不能进食者;所有需要口腔用药者。
(河南省肿瘤医院常榕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